top of page
华阳汇巷厅
上海, 2024
巷厅成为室内上海弄堂

地点:上海,中国
客户:长宁区华阳路街道
日期:2024
类型:公共建筑,改造更新
占地面积:940 平方米
总面积:1,730 平方米
获奖:上海市“人民坊”设计方案佳作奖

主持建筑师:谢杰
团队:倪子钦

本项目旨在将苏州河旁华阳路的一栋旧建筑改造成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待改造的建筑由四个部分组成,历经近百年的不同历史阶段而建。由于项目前期资料匮乏,我们通过多次现场调研和深入的文献调查展开 “考古”。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紧邻的废弃建筑是1930年代圣约翰青年会中学的旧篮球馆,独特的倾斜青砖柱令人印象深刻,这些被淹没的历史线索也延伸至本项目场地。 待改造建筑南侧的28米长房屋结构同样有青砖外墙和壁柱,但在过去的改造中被忽视。我们的设计引入了新的钢结构屋盖,展示并加固了原墙体,形成一体化的室内公共空间——华阳汇巷厅(以下简称“巷厅”)。巷厅如同一个“内在的弄堂”,融合了周围的新功能,包括东侧的沿街店铺与咖啡厅、社区图书馆,北侧的社区小广场主入口、新建的多功能厅、工作坊,以及西侧四层的共享办公区域。所有这些通过巷厅在流线、空间、使用和通风上紧密连接。三个改造的退阶坡面玻璃砖立面为新外立面创造了多层次的尺度感,进入室内的光线经过玻璃砖变得柔和。通过研究上海本地社区空间案例,更新的空间和灵活功能从巷厅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延展。 巷厅北侧的两片曲面屋顶下是通高的多功能厅和两层创意工作坊,其沿街转角的建筑形象如同苏州河上的翻动的双桨。重叠的曲面屋顶与斜切的端头框景窗和玻璃砖立面,共同定义了东北侧的广场与主入口。多功能厅可容纳八十人,是一个设备齐全的空间,可用于社区表演、小舞台、日常排练等多种用途。我们并未在原建筑北侧的低矮处设置大面积的室外露台与公共广场,以保护北边邻近居民楼的隐私。 沿华阳路的二、三层是社区图书馆,独特的退台玻璃砖立面形成绿荫渗透的通高阅读空间;呼应了沿街树冠也在夜晚散发出朦胧的内透灯光。西侧四层的办公空间的独特之处在于有玻璃砖幕墙形成的半室外植物阳光房,向西可以俯瞰约青篮球馆以及更远处的中山公园。在南侧,人民坊与约青体育馆形成了50米长的砖墙界面,青砖墙托起的四层办公南玻璃砖立面为旧墙增添生机,为未来活化项目西侧被废弃的“约青篮球馆”奠定了基础。

©谢杰建筑版权所有
bottom of page